资讯中心NEWS

醫生提醒:警惕幼兒在木盆、浴缸中玩水太阳成集团tyc的風險

2024-08-14 07:24:1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每到夏季,溺水都是常見的安全事故。近期,全國各地已發生多起溺水身故事件,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披露的數據就顯示,暑假至今,該院內科重症監護病房已接收8名溺水兒童,其中僅2人保住性命。在國外,也發生過專業運動員參加游泳比賽時溺亡的事故。

  很多人對溺水存在誤解,以為“會游泳就不會溺水”“有游泳圈就不會溺水”“水很淺就不會溺水”等。殊不知,這些“不會”都站不住腳。

  首先,電視劇或短視頻中常見的“溺水后瞎扑騰並大聲呼叫”與事實不符。國家應急管理部指出,真正的溺水快速而無聲。溺水時,溺水者的手臂忙著劃水,很難伸出水面﹔鼻子、嘴巴時浮時沉,想呼救也很難發出聲音。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在水中身體半直立,頭頂露在水面上,面部浸在水面下,不伸手呼叫,但也不掙扎,務必提高警惕,立刻救助。

  其次,有關“會游泳、水性好的人不會溺水”的說法也是錯誤的。開放水域情況復雜,看似平靜的水域同樣暗藏風險。除了離岸流外,水面下有暗流、暗礁、水草、溝壑等,都可能對人造成生命危險,即便會游泳,也未必能全身而退。這也是很多地區在河流、湖泊、水庫等豎起“禁止游泳”指示牌的原因,公眾不應以身犯險。

  再次,“救生圈”不能100%避免溺水。俗稱的“救生圈”其實是充氣式塑料游泳圈,並不是專業的漂浮裝備。當水流發生變化、使用者未抓住游泳圈,或充氣游泳圈漏氣時,都可能釀成溺水事故。

  還有,“會游泳就能救人”以及“手拉手就能救人”不一定能成功救助溺水者,反而可能引發新事故。溺水者出於求生本能,可能會死死抓住任何東西,如果游泳者缺乏救助經驗,貿然下水救援,反而會被拖入水中。“手拉手救援”看似形成了“人鏈”,可一旦有人因體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會讓多人落水,導致群死事件。

  因此,面對溺水者,不建議盲目施救,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缺乏經驗的救助者,建議盡量使用長杆、漂浮物等工具實施救援﹔尤其不建議青少年下水施救或“手拉手”施救,而是要使用工具或求助成年人。

  最后,要警惕“淺水溺亡”。多地都出現了“淺水溺亡”事故,比如,有的是孩子在家中的小木盆、浴缸中玩水、洗澡時溺亡﹔有的是醉酒者倒地后,口鼻浸在地面淺淺的積水中溺亡。醫生解釋,並不是在水深的環境中才會溺亡,隻要水面蓋過口鼻,就有可能發生溺水。對幼兒家庭來說,一定要當心孩子的活動環境,降低溺水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太阳成集团tyc,在暑期發生的溺亡事件中,青少年和兒童的比例較高。正因為此,全國少工委發布提醒,青少年、兒童及其家長要牢記“四不要”:不要在沒有家長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不要在設置有警示標識的水域游泳﹔不要在沒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水源游泳﹔不要在水源周邊戲水。 (記者 任翀)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搜索